从地方到部队,退役军人经历了严格的体能训练和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从部队到地方退役军人怀揣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社会的感恩与回馈、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做好了从零开始,打好就业转型攻坚战的准备。这是每一位退役军人在离开部队时的初心和决心。
退役军人需要什么?
在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班长就是引路人,看过影视剧“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许三多是在史今班长的手把手的引领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现实生活中,当退役军人离开部队步入社会后还会这么幸运的遇到和史今一样的班长来引导自己成长吗?答案是,绝对会有,但不是所有退役军人都能像许三多这样幸运。从部队到地方体制变了,环境变了、待遇变了,衣食住行需要退役军人自己努力去挣才会有保障。
退役军人就业保障这是刚需
从战场到职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是刚需,关键是怎么就业?去哪里就业,这不是政策法规约束强制接收,也不是同情施舍,这是市场需求说了算。
企业需要退役军人人才这是刚需
企业需要人才,什么是人才?有文化,有素养、有原则、立场坚定、执行力强这就是人才,退役军人具备这些条件。
不是所有的退役军人都需要就业
退役军人是一个总称,哪些退役军人急需就业、那些退役军人不需要就业,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从“义务兵”讲起,义务兵服役期限是两年,也称“两年兵”职责是保卫国家服务人民,没有工资,只有每个月由部队发给的津贴,什么是津贴?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由此可见,津贴是微不足道的,更别提养家糊口的了。所以义务兵是纯属为国家做贡献,是纯粹的奉献,当然,服兵役是每一位青年应尽的义务这是国法。义务兵在服役期间没什么工资、退役后没有保障。
纵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历程,义务兵从起初的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已经普及为大学文化程度,大学生兵今后将成为义务兵的主力军。士官,是士兵的一种,初级士官在部队不属于军官干部系列,一般述职班长、司务长等。班长是基层连队重要的造血细胞,没有班长就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而且班长职务被军中形象的称为“兵头将尾”可见班长的职务有多么重要。义务兵两年服役期满可以晋升士官,士官不是单纯的尽义务,而是与军队签署了合同协议,属于“合同兵”,与军队签署了合同由军队发给士官工资,由此,士官生活就有了保障,养家没有问题。目前,初级士官的工资和地方普通职工的工资相比明显高于地方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士官退役后军队会一次性给予住房补贴等一系列补助费用,所以,士官退役后是有保障的,就算短时间失业也不至于没有饭吃。军官,是干部,是新时代军队的心脏,副团以上军官在军队有工资,有住房,有补贴等,不论是转业干部还是自主择业干部退役后政府有政策,还有保障,所以不需要就业。由此可见急需就业的是义务兵,需要优抚政策的也是义务兵,因为只有义务兵是单纯的为国家做贡献,是在奉献青春。所以,义务兵才是重点优抚的对象。
兵企融合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创新模式
退役军人需要就业,企业需要退役军人人才,而兵企互联为退役军人和企业搭建了供需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兵企互联生态链。
微信扫一扫